双十一大数据杀熟,央视呼吁少点套路,普通人双十一如何避免踩坑
- 时间:
- 浏览:0
双十一促销
双十一是阿里巴巴营销造节的最成功的代表,是阿里巴巴现任董事逍遥子(张勇)在2009年的作品,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双十一销售节似乎变了味,大数据杀熟,虚假的优惠券,复杂繁多的满减套路,先涨价再打折,本想薅平台羊毛结果自己被平台薅了,连央视新闻都出来呼吁商户少点套路,那么本来好好的双十一是怎么变味的?我们普通人该怎么享受优惠?
本来双十一最初的设想是平台出补贴+商家让利润,让消费者在一年一度的购物节感受到真正的实惠。一开始也确实如此,不然也不会发展到如今的体量,但是互联网公司种的韭菜,养熟了要割。
为什么套路这么多从平台的角度讲,双十一要数据,要体量,要用最少的补贴做出最好看的数据。电商运营背负着繁重的kpi,那么补贴少了,还不能得罪用户,窟窿从哪补?只能从配合双十一的商家出,小的商家做完双十一活动转头就倒闭太正常不过(销量大回款慢压资金,信了运营的鬼话真出活动大出血)但是销量过后没起色。这几年厂商反应过来了,不实打实地出血了,先涨价再降价搞起来,库存货发起来,反正就是不吃亏,平台能割的大头韭菜越来越少,平台没办法最后只能选择牺牲用户体验,最后我们的体会就是复杂的活动,凑单的满减,虚假的优惠券,比原来更高的价格,一通操作没多少便宜,还要买一堆自己不需要的东西,口惠而实不至,为难坏了尾款人。
双十一大数据杀熟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时代杀熟已经是明面上的事情了,各大电商平台都会杀,不光电商,打车,外卖哪个不杀熟。
双十一本质就是价格歧视,积累用户数据、刻画用户画像、人群分类,目的就是大数据杀熟。利用用户肯为优惠那几块钱花多少时间,区分用户消费水平:
花时间多、活跃度高的价格敏感性用户,给的优惠力度最高,用来达成交易,收割。
有花时间,但是活鱼度没那么高,价格没那么敏感的,给出一点优惠也促成交易。
没时间,就赶在双11当天下单的,给点表面优惠,促成交易。花最少的钱,把三类人全部收割,大数据杀熟就杀熟吧,还给自己整个遮羞布叫千人千面。
普通人如何领到真的实惠普通人想在双十一或者平时真的获得实惠和便宜,一定不能懒。
1. 先要避开大数据的坑,大数据时代除非你在山里,要不避开是不可能的,但是可以通过大数据,自己给自己打上爱贪便宜,有优惠才下单的标签,这样子平台通过大数据标签为了促成你下单会给你更多的优惠。如何打上标签呢?就是多用优惠下单,平时多看不买,有优惠再买自然就有了标签。
2. 多方比价。双十一优惠活动不是一家电商平台,每个平台都在做活动,同一商户的的同一商品获取的平台支持不同给客户的优惠也不同。比如商家在一个电商平台没有得到支持补贴,那双十一做个先涨价再降价,活动也参加了一点也没优惠。但是可能在别的平台有平台的补贴支持,自己也会配合这个平台做一些盈利上的让步,自然价格会比在第一个平台的价格更优惠。所以同一个商品在不同平台的价格不同是非常正常的(我就踩过坑,在某猫买的衣服满减+折扣最后比某东正常还贵)。所以作为消费者我们为了优惠,选定的商品一定要多方比价。
3. 多账户比价。上面说了平台之间要比价,账户之间也要比价。因为大数据每个账户都有标签,所以不同账户给的优惠力度也不同,有条件的一定要多换几个账户看看优惠力度是否相同。一般新用户的力度是最大的,所以有没消费的手机号留到双十一还是比较划算的。
4. 理性消费。电商运营为了kpi为了当天数据好看,肯定需要用最少的补贴做最高的GMV。那么满减就是一个能让补贴花的价值最高的一种,你为了达到满减需要凑单买你不需要的东西,这样子同样的补贴GMV肯定更高。这也是为什么大家最近感觉买了东西并没多便宜的原因,可能为了凑单买了许多不需要的东西,再加上是半夜+营销广告的轰炸洗脑,不冷静的消费是很正常的。请大家一定要理性消费。
5. 找真正让出利润的厂家。双十一出活动的其实不光是平台,大头来自于各大品牌和厂家。有的朋友可能觉得双十一确实便宜了,有的朋友觉得双十一好坑,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你们买的东西不同,厂家不同,那么厂家给的优惠力度肯定不同。碰到良心厂家确实让利确实会觉得双十一好便宜。所以我们要真的实惠一定要找这样的厂商,当然这样的大头韭菜越来越少。怎么找这些良心商家呢?推荐找新上平台的商家,一是新上平台的,对于该平台肯定是希望好好发展的,给的优惠力度肯定大。二是新的商家一般没有运营或者运营没有经验,活动可能自己都没闹明白就被忽悠得稀里糊涂上了,转头一回款才发现赔大发了。